大家伙儿注意了,这一趟创业板的大风大浪你敢坐吗?
韭菜不韭不重要,关键是你得知道门啥时候开的,啥时候该溜达走人,今天说的是我亲自经历这一出,血泪盈利30.98%,6.18万就此到手,三年时间,门口有风有雷,心里路更野,怎么讲?
问问自己,亏得最狠那一年曾经在心里默念多少次“要不算了吧”?是不是隔三岔五就有人在各种投资群里高喊“创业板完了,散了吧”?可等云开见月,还是有人笑着吐槽,原来韭菜也能遇见春天。
说句大实话,三年前你敢把自己的“啤酒钱”押在创业板吗?指数基金说穿了就是个投群策群力的玩法,在这里面谁都不敢打包票能赚多少,但真把门打开,留下的还是有胆有策略的人。
这里先埋个小扣,三年下来为什么我的收益率能比基金官方都高呢?不是因为会算命,也不是天命加身,而是那句老话你千万别信:“下跌就是地狱。”有时候地狱里也能捡到金子——只要敢低位加码!
很多人总问怎么做到“告别韭菜思维”,其实这玩意儿没有什么玄学,无非是把心里的“小高潮”打压下去,帮自己禁一次手,低的时候别怕,涨了以后要忍住不乐,真不是靠运气,是靠纪律在撑。
想当年2022年板子一来,创业板直接让账户花式浮亏,最大时-28%,眼看着自己的本金缩水,那种心情你懂吧,像夜里蹲马桶,还掉了一只拖鞋,心慌慌,头晕晕。
但坐等不是傻等,我选择继续定投,小碎步往前冲,不仅没被击垮,结果还是咬牙走到底。
到了2023年,阳光透一点,基金回升了20%,但距离预设的止盈目标还差点意思,那会儿真的是考验耐心,不想当韭菜,关键时候不能急。
2024刚开年,AI+医药轮番上阵,整个市场就像过山车,时上时下,清醒的人才晓得哪段时间加油哪段时候减速,我等到了31%,一把止盈,钱袋松了口气。
掰开讲怎么靠策略而不是情绪赚钱,经常有人把指数基金当“理财”,但创业板可不是保命的地方,这里有风险才有肉。
啥叫策略?不是随便点点鼠标,冲动买卖,反而持之以恒,像种萝卜一样,低估时候加肥,估值偏高就赶紧拔掉出货——你看着书本策略很简单,做起来就是修炼内功。
我自己为什么选创业板?没人逼我上,我看中三点:一是成长性噌噌往上冲,新能源占了大头,医药第二,科技也不甘示弱;二是政策风向利好一把推,什么“双碳”目标,老龄化趋势,都是厕纸背面的基本常识;三是波动大——年化波动率26%,你要是喜欢过山车,创业板绝对让你腰杆直。
这几年的数据也不是瞎编,把创业板和沪深300摊在一块对比,后者像老大爷慢慢溜达,创业板则是小伙子蹦跶,收益率就是蹦,三年下来累计15.35%,比沪深300多了五个点。
我自己还比这个均值高些,关键就是“低位加倍买入”,别人避险我加码,后续就靠耐心收茬。
基金止盈的逻辑也有一套,年化10%就当“护身符”,三年累计算出来差不多就得收手,很难有谁能在高波动市场里一直赚下去,别贪心,贪心容易亏光。
估值辅助也是止盈的帮手,比如PE超过45倍,我就犹豫一下,是不是可以分批减仓,每次卖掉点,优化整体收益。分批止盈,别一下全跑掉,市场节奏得踩得准。
回头看看,2021年我也曾贪心,40%收益一时没跑,结果反亏20%,那口气你说憋着爽吗?凭啥总想着吃到最后一个涨停?资金效率也是投资核心,止盈后转投便宜产品,钱流转才有活力。
心理舒适也是止盈的一大理由,大多数理财产品你就能做到年化10%已经很牛了,关键是执行政策不心软,和那些动不动看账户涨跌就心慌的人说拜拜。
这里的止盈并非全部结束,一波钱进来,下一波还得继续转到其它低估品种,要让资产永远在“燃烧”。
有时候市场表现跟天气一样,今天暴雨明天艳阳,创业板这几年震荡,也是“地震+龙卷风”,谁能在里面活下来,就靠策略支撑。
定投不是万金油,但长期定投在高弹性板块确实能降低风险,但前提你得扛得住波动,否则一遇风浪直接翻车。
其实止盈只是投资的轮动节点,大胆下车才能避免陷坑,前方风景依然诱人,但资金要保持活力,不能留在同一个池塘里发霉。
未来看好的板块我自己心里清楚,新能源领域还在爆发,医药受老龄化推动,科技永远有新玩法——这三大主线依然长线值得关注。
在这场风风雨雨中,我的策略就是让纪律比心情强,涨了别乐疯,跌了别哭爹,这才是“韭菜思维”外的投资者该有的样子。
有些朋友总是希望听“稳赚不赔”的故事,但投资哪里有那种好事?跌到谷底没人敢买,上涨时谁都想抢最后一口——其实都是反着来:跌的时候要加码,上头时别贪杯。
市场里的波动其实是常态,谁都不敢拍胸脯保证明天能赚,眼睁睁看着别人爆亏爆赚,自己能否稳住阵脚全凭平时的功课和心态。
我见过不少人因为一次亏损再也不敢碰创业板,但只要纪律到位、策略执行得当,周期一拉长,收益还是给到你,应了那句“坚持就是胜利”。
当然,止盈不是投资终点,这次赚到钱,下次还要继续找新的热点,资金轮动才是让资产活力常在的唯一方式。
前头说不要被短期涨跌影响心理状态,这点真的很重要,情绪起伏比市场波动还可怕,投资得靠纪律,别被小道消息和自己一时冲动给带偏了方向。
回顾这场创业板历险,最重要的不是赚多少钱,而是心态的转变,逐步从“随大流”到“有自己主见”,这才是成长的意义。
同样的道理遇到下跌别急着跑,碰见上涨也别太嗨,执行自己的策略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。
最后还是要提醒一句:历史收益只是过去的快照,未来如何谁也说不准,风险始终在那儿,入市需谨慎,千万别听那些“稳赚不赔”段子。
亲爱的各位,话已至此,如何看待创业板这种高波动高成长的投资路径?你们有过低位加码还是高估止盈的经历吗?欢迎留言探讨,说说你心里的投资之道。
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,倡导健康、正面的价值观念。如有内容修正需求,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
巨港配资,股票配资知识网,萧山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