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松兔图》——这画里的“兔子”浑身长满尖刺,圆滚滚的身子配着短耳朵,活脱脱像只偷穿兔毛马甲的刺猬,逗得人直乐!
再瞧那幅《秋林双鹿图》,抬蹄奔跑的鹿更是让人笑出眼泪。前腿细得像竹竿,后腿粗得赛麻袋,这跳跃的架势,简直就是澳洲袋鼠误闯进了清宫画嘛!
这些让人捧腹的“神作”,都出自那位自封“十全老人”的乾隆皇帝之手。他呀,对书画那可是热情高涨,可惜天赋平平。六十年间,画了一万多幅,日均半幅,堪称“画坛劳模”。
可细看他的画,那真是笑料不断。画鹰,喙尖弯得像钩子,好像随时要戳瞎自己的眼;画马,四条腿顺拐,跟小孩学走路似的,摇摇晃晃。最逗的是那只“刺猬兔”,本该柔顺的兔毛,被他画成了密密麻麻的尖刺,圆眼睛瞪得溜圆,三瓣嘴僵硬得像塑胶,活像只被踩了尾巴、气鼓鼓的刺猬。
还有那“袋鼠鹿”,更是奇葩中的奇葩。本该悠闲漫步的鹿群,被他画成了袋鼠大迁徙。鹿的后腿粗壮得离谱,几乎是前腿的三倍,臀部高高隆起,一只前蹄还凭空抬起,整个身子歪歪扭扭,好像下一秒就要蹦起来,真是让人哭笑不得。学者们打趣说,乾隆皇帝说不定见过西洋传教士带来的袋鼠标本,结果记混了特征,愣是把鹿的犄角安在了袋鼠身上,这才造出了这么个“四不像”。
别看乾隆画技不咋地,可他对自己那可是信心满满。不仅在画上盖个“乾隆御笔”的大印,还喜欢题诗满篇,有时候连留白的地方都不放过。有次他临摹赵孟頫的《秋郊饮马图》,硬是在空白处题了二十首诗,把后世收藏家气得直咬牙,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把这些“涂鸦”部分给揭裱下来。不过,也正是这份不管不顾的率性,让他的画多了几分天真烂漫的喜感。
如今,这些“灵魂画作”成了故宫文创的抢手货。“刺猬兔”被印在抱枕上,尖刺配圆身,反而显得憨态可掬;“袋鼠鹿”做成书签,那跳跃的姿态,让人每次翻书都忍不住乐出声。乾隆皇帝估计做梦也没想到,三百年后,自己的画作会以这种方式火起来。但正是这份不按常理出牌的童趣,让原本严肃的宫廷艺术多了几分接地气的幽默。
巨港配资,股票配资知识网,萧山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